宁冈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源军号,红军的打怪升级路进剿会剿与围 [复制链接]

1#

湘赣革命纪念馆收藏的,红四*二十九*团,在打破赣*第四次进剿的,龙源口战斗中使用过的*号。

我*初建时期就有了*号制度,到年红*的*用号谱已有多种。

此*号是红四*二十九团在龙源口战斗(也称“七溪岭战斗”)中使用过的,红布条是红*战士亲手扎上的。

年5月4日,在宁冈砻市举行朱毛两*会师的庆祝大会。毛泽东讲话祝贺两*会师胜利,并代表第四**委宣布工农革命*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全*每个指战员认真执行。

毛泽东、朱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在这一*事原则的指导下,他们又接连打退国民**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两次“进剿”。

—次是5月中旬,赣*五个团在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领下再占永新,向宁冈进攻。朱德、王尔琢*工农革命*第四*主力,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在草市坳全歼赣*第七十九团,乘胜奔袭,在当天正午第二次收复永新城,杨如轩带伤逃回吉安,粉碎了赣*对井冈山的第三次“进剿”。

另一次是6月下旬。这次国民**队“进剿”的规模更大。赣*改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部为主力,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以五个团占领永新。湘*吴尚部也出动三个团向酃县、茶陵逼近,配合赣*的进攻。红四*以小部钳制湘*,集中主力打击赣*。在朱德和陈毅、王尔琢分别率领下,六月二十三日红四*在新、老七溪岭和龙源口歼灭赣*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千余支,第三次占领永新城,击破了赣*的第四次“进剿”。

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根据地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县各一小部分,遂川县北部,酃县东南部,割据区域的面积达七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共有五十多万人。用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里的话来说:“是为边界全盛时期。”

毛泽东非常重视永新县:“我们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要重要。所以现在集中人力在这一县内经营,想在最短的期间内,建设一个*与民众的坚实基础,以应付敌人下次的‘会剿’。”

永新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大县。它北通莲花、萍乡,西接茶陵,东邻吉安,南连宁冈,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境内崇山峻岭,地形很是复杂。总之,永新无论从*治、*事、经济诸方面看,都显得极为重要。

这次战斗胜利后,朱毛红*不仅在永新建立了各种*群组织,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而且地方武装赤卫队、暴动队发展到近万人;同时,还营造了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个*事根据地——九陇山*事根据地,使之成为边界各县地方武装的*事屏障。永新,也因此成为井冈山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遭到国民**队的进攻。我们经常听说的是五次围剿,实际上在五次围剿之前,还有多次进剿、会剿。三者规模是逐次升高的:

进剿,是一省*队主要是赣*的进攻,如本文所说的龙源口战斗,就是打破第四次进剿的斗争。

会剿,则是地方两三省*队的共同进攻;如前篇提到的“年,湘赣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就是湘赣两省部队的联合进攻。

围剿,则是由中央*府统一部署的大型进攻。第一次10万兵力,第二次20万,第三次30万,第四次40万。

对方兵力,一次一次地提升。红*执行毛泽东、朱德的游击战争十六字心法,打破四次进剿、三次会剿和前四次围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犹如打怪升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