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府南向一条两驾并驱的宽广古栈道通往湘东赣西的边界,那里是罗霄山脉的中段,两省官府鞭长莫及,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属于两省三不管地域。登上吉州欧阳修永丰台远眺,五百里井冈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烟雨迷茫,空濛笼罩中的遂川五指山、宁冈黄洋界,安福武功山,莲花南风面群峰竞秀,高入云端,象天庭的巍峨矗立的宫殿在烟迷中偶露峥嵘,时隐时现。古道一百三十公里,在晴天白日下熠熠生辉,象一柄古剑刺破青天,晴天白日赋予了古道以阳刚和坚定;在烟雨迷雾中蜿蜓曲折,象天庭仙女舞动的银练,烟雨迷雾赋予了古道以飘荡和灵动。翻开古代历史,象秦始皇开凿水灵渠进行北越征战,象韩信开辟陈仓道进行楚汉相争,象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进行南北交通,象张九龄开凿岭南道便利中原入粤,明朝江西巡抚王阳明开凿吉井古道则用于剿匪和开发蛮荒,军地两用——当年王阳明持节钺,执天子剑,行皇命平定拥井冈山凭险据守的宁王朱宸濠叛乱,从吉州府向莽荒的井冈山开发古栈道,十万军民动工,声势浩大,既是对盘踞在方圆五百里井冈山中的叛贼封锁,也是对敌人的心灵震撼。栈道两驾并驱,穿山越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石凿级,全线贯穿莽莽井冈山区的莲花,永新,安福,宁冈,遂川。开凿栈道显示了明朝庭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平贼剿匪荡寇的坚强决心。栈道所到之处,贼匪巢穴的践踏之地,栈道的修成之日,贼匪的末日之时。栈道修成,车马,兵士,军械,粮草源源不断,车马人群在古道上行驶卷起的尘土风起云涌,遮阳蔽日,王师浩浩荡荡。王阳明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战,使叛军心理崩溃,缴械投降,宁王被擒杀,余党充盈古道,递解朝庭。历史延续到太平天国后期,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拥幼天王突围逃往江西,在广昌兵败后,一部分太平军在逃亡中发现了通经湘赣边界井冈山的古道,于是大量太平军余部进入井冈山。随着清军在全国对太平军的镇压趋于尾声,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又得以巩固,随后清军又开赴边界对藏匿在井冈山的太平军围剿,虽然太平军作殊死抵抗,终不敌清军的强大攻击,兵败大部分将士被俘,成千上万的俘虏沿古道递解吉安府,在古道上遭残杀,鲜血浸透古道的每一寸土地。井冈山区方圆五百里,峰峻,关险,谷幽,沟深,水秀,草绿,树茂,竹奇,花美。莽莽林海,地广人稀。自东汉以来人居,多以逃避战乱,天灾,人祸,休养生息,成为历朝历代的一方宁土。随着历史的沿革,迁徙人居,人口增长,十年成市,百年成邑,这里分别建立了莲花,永新,安福,宁冈,遂川五县分治。千百年代正如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汇聚并产生官僚,军阀,地主,豪绅,兵痞,土匪,商贾,手工业者,农民,雇农,无产者,赤贫农,阶级成分复杂并存,各自为争夺资源和利益既相互倾扎又相互依存,大泽龙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最值得浓笔重彩书写的历史当属中国二十世纪二十代年的那场中国革命,井冈山分治的五县成为国民党和共产党角逐的战场,莽莽绿色林海尽染战火血色,各种势力在这里上演一场场惊心动魂的三国战和刀光剑影的江湖杀,更没到想到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会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一人一物将会成为日后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残碑断碣和古道见证了的战争和杀戳,血与火的拼杀,灵与肉的碰撞。至今的吉井古道行走的商贾,凡夫,匹马时不时都会踢出路埋的尸骨,阴风伴随着血腥味弥漫着古道。使人不寒而栗,很容易联想到古道曾有过凶险和残杀。
古道通瞿,也通往宁冈茅坪马源坑。年,此时已是民国开元10年,从马源坑走出一位少年,不到三里路也踏上了这条古道。他就是马源坑村第一个考入永新禾川中学的学生袁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