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以的人口雄居第一,这个没有悬念。
不过人口第二的竟然是景德镇,有14万之多!现在的景德镇一县一市(县级市)一区,是江西“四小市”之一,根本坐不到老二的位置上。当然鼎盛时期(清嘉庆年间),景德镇人口达到25万!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民国时期人口第三的是九江,远超上饶,赣州等地。年九江开埠,之后迅速成为江西最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交流窗口以及长江流域重要的城市之一,九江成为“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民国时期,九江城区急速扩张,成为江西第三!当今的九江,也不可小视,在江西的总体经济实力(GDP总量)排第三。民国时期人口第四名的居然不是赣州!而是宁都!这大大出乎赣州人的预料,很多宁都人也不知道。走出江西,我们大宁都,很多国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名,我们要反复解释,我们是“中央苏区前期*治*事中心”、“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委“的成立地,暴发过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曾经是共产*的江西省委和省*府所在地,抗战时期国民*的省*府和“国立中正大学”也迁到过宁都,但人们还是一头雾水,后来补充说:“我们宁都处在瑞金边上”,他们才如梦初醒。为什么会这样,客观上,宁都现在不是“市”了,而是“县”,属于赣州,被大帽子罩住。还有就是我们宣传不够!导致外界对宁都了解不多。当然也有历史原因,远的不说,就说苏区时期,大宁都几次被拆分:年7月国民*第二十六路*占领宁都县城,宁都南北被分割,同年9月分设为宁都、彭澎两县,南部以固村为中心成立彭澎县。年2月两县又合并为宁都县。年1月8日,宁都起义领导人赵博生牺牲,中央*府为了纪念赵博生,宁都改名“博生县”。年7月,又分设为三个县“博生县”、“洛口县”、“长胜县”,连“宁都”二字都没保留。年5月长胜县被中央*府直管,名气盖过其他两县,“宁都”一度被淹没。三番五次的更名,让宁都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也被忽略。红*长征后,国民*又恢复宁都县,国民*江西省第十二行*区专员公署设在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会昌6县,“宁都”常常被“省第十二行*区”所替代,在报纸杂志上抛头露面的往往不是宁都,而是“省第十二行*区”。年四月,国民*江西省*府将全省改划为八个行*区,第八行*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兴国7县,“宁都”又常常被“省第八行*区”所替代,人们只记住了“省第八行*区”。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解放宁都县城。29日成立宁都县人民*府。同年9月,省人民*府设宁都分区(年6月改称宁都专区),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由抚州专区划入),“宁都”二字又逐渐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又被赣州罩住。“宁都”二字又常常难入国人视线,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宁都在哪儿,真的是很悲哀。实际上宁都自古以来都是赣东南区域的*治、经济、文化中心,宁都两次设州置府,元贞元年()十一月,升宁都县为州,辖石城县。乾隆十九年(),又升宁都县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二县。这是和府同一级的行*区划,所以古代宁都和赣州是平级的!很多宁都人自称或被称为“宁都州”人。
宁都曾两次成为江西省省会(分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省会”和“抗战时期江西临时省会”。特别是抗战时期,宁都是江西省唯一没有被日*铁蹄践踏的地方,真是一块福地!江西其他地方乃至邻省的难民都来宁都避难,全国很多商界大佬和名师名厨名艺人涌向宁都,所以为什么宁都人有钱,但没有铜臭味,有文乡诗国美誉。宁都子弟会读书是出了名的,宁都采茶戏是全国个独立剧种之一(不是人们所说的赣南采茶戏),甚至比赣州东河戏还古老,宁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傲骨,也是全国有名的。特别是宁都菜享誉全国,据说白崇禧离开大陆前窜到宁都召集*振中等召开“豫章山区绥靖会议”,那么紧张的当儿也不忘要去宁都长胜街上吃“长胜牛排”和宁都长胜菜(现在南昌街上处处可见宁都家常菜的店名,赣州街上十米就有一家宁都菜馆。据说美国芝加哥还有两家“中国宁都菜馆”)。当时的宁都底气根本不输赣州城。所以,当时赣州的人口比宁都少,只排第五名,也无话可说。只是现在宁都被淹没了,甚至被妖魔化了。宁都人,我们共同努力呀!否则怎么对得住先人?(李学文)爱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