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鸡
论文化,论底蕴,论卖相,论无厘头,经典中国大菜里面相信没有一道可以超过“霸王别鸡”。换句话说,像这样集爱情、死亡、战争、歌舞等等肥皂剧基本要素于一锅者,非“霸王别鸡”莫属。
说俗了其实就是王八炖鸡,谁家的厨房里都做得出来。只是安徽人说此乃徽菜之掌门,江苏人坚持这是苏菜之杰作,山东人又宣称此系鲁菜的代表,凡此种种,皆与“垓下”(今安徽灵璧)以及楚汉相争之双方出场主力的籍贯有关,并非要害所在,要害是:与王八赴汤的鸡必是母鸡,与母鸡蹈火的王八则须是鳖公,一锅好汤不仅因此而负阴抱阳,更要紧的是忠于原著。至于“霸王别鸡”的原著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问题是,自从虞姬与项羽“刎别”之后,有关的演义一直层出不穷,关于女方,《项羽本纪》只是不很礼貌地提过一句:“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此外的种种盖属戏说。“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京戏的;“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零乱任风飘”——这是“虞美人”的;“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这是张爱玲的;“低首独叹奈何,情在心情永莫忘,未去管恶运来到情未冷,也应该割断,此刻欲说无言”——这是张学友与夏妙然的;“小母鸡1只,甲鱼1只,清鸡汤,姜,葱,八角,桂皮,黑胡椒,*酒,熟猪油若干,把鸡、甲鱼同时投入锅内,加入佐料烧开后,移至小火上,炖焖2小时左右至酥烂后取出,装入盘中即成”——这是厨房里的。
这当然还很不过瘾。我在菜谱上读到:“四面楚歌之中,美人虞姬为项王消忧解愁,用甲鱼和雏鸡烹制了这道美菜,项羽食后很高兴,精神振作,此事及此菜制法后来流传至民间”。不管怎么说,夸名本是国馔的特色,吃客不会认真,也就是一乐,为了楚霸王这个来历不明之“姬”,更不见学术界有人会去发扬对待柳如是的精神,只是“项羽食后很高兴,精神振作”这类的混帐话,实在有点欺人太甚。照此说来,吃了一锅王八炖鸡而“精神振作”的项羽本该生猛应战,何以*事上一错再错,竟连夜仓皇渡过淮河,最后鼠窜至乌江自刎?这道菜看上去不仅没有任何抗忧郁的作用,反而令我怀疑虞姬是不是在菜里下了什么药,此女莫非是刘邦派来的“邦女郎”不成?
我依然相信,这菜如果不是叫做“霸王别鸡”的话,应该会更好吃一些。然而戏说总是难免的,据说自陈凯歌拍了那部冗长的影片之后,有饭店在烹制此馔时已开始改用阉鸡了。
白切鸡
白切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
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著名的泮溪酒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湛江白切鸡更是驰名粤港澳。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白切鸡是两广非常出名的家常菜,除广东外,在广西全境各地都非常流行,更是农村红白喜事中不可少的菜。不论是说桂柳话族群还是白话(粤语支系)族群还是说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白切鸡又名"白斩鸡"。清代人袁枚《随园食单》称之为白片鸡。他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单上列鸡菜数十款,用于蒸、炮、煨、卤、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
在此特别分享一下小影的老师
老谢关于白切鸡的绝密做法。我喜爱白切鸡,也经常自己在家里制作白切鸡。取宰杀后两斤左右的清远鸡,先用大量的盐擦遍鸡身内外并净置一小时。清水大火烧开,连盐带鸡放入并翻转鸡身数次以使受热均匀,盖上盖子后待水复烧开后改中小火15分钟,整锅端离,放置一边不揭盖半小时。欢迎加入厨影美食超级吃货群,畅谈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