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冈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宁都民俗摄影专题感受南岭竹篙火龙
TUhjnbcbe - 2020/11/29 1:50:00
白癜风怎么得的 http://m.39.net/pf/a_6515551.html

  我的故乡洛口镇,保留着多个民俗活动,其中南岭竹篙火龙最为长久,也最为壮观。小小的时候,每逢中秋来临,总能看见一队队儿童,手持绑着一簇簇稻草结儿插满香火的木杖敲锣打鼓地穿村入户,说一些吉祥话,讨一点食宿品,欢天喜地的满载而归。那时家家户户都不富裕,那时老老少少心地纯正,缺少钱的开销,没有钱的贪欲,良好的祝福行为换得实用的生活物品,对双方而言,都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年纪尚小,自然不知民俗为何物,看着热儿,听着闹儿,竟然手舞足蹈,跃跃欲试,也想混迹其中。父亲左拖右拽,难能掌控,忽然大声问道:你知道那是什么?我目瞪口呆答不出个所以然来。父亲呵诉道:狗屁不懂,还想做猎犬?在我哑口无言之时,父亲悄悄地对我耳语:那是舞火龙,隔壁南岭还有大龙猛龙,等你长大了,再好好长见识吧。南岭村全景。南岭村以境内片村南岭得名,驻围里,辖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主要居住卢氏家族,据卢氏始祖宗泰公墓碑及《宁都麻田卢氏族谱》载:唐开元癸丑宗泰三子公明、公达、公显因安禄山造反由幽州(河北范阳)癸丑经湖南桃源抵虔化县洛口清音里坊。公明居南岭,公达居麻田,公显居下沽(后裔迁南康唐江)。南岭村公明的后代现有千人,传有7房。竹篙火龙节就由这7房卢氏主办。(摄影:钟小春)
  早年间,洛口灵村、球田、麻田周边几个村,都曾有中秋游火龙的习俗,只不过规模零星分散,时间断断续续,过程简简单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难以同南岭相比。南岭村,地处宁都北部洛口镇西端四面环山的一处洼地。村民以卢姓为主,据卢氏始祖宗泰公墓碑及《宁都麻田卢氏族谱》载:唐开元癸丑宗泰三子公明、公达、公显因安禄山造反由幽州(河北范阳)癸丑经湖南桃源抵虔化县洛口清音里坊。公明居南岭,公达居麻田,公显居下沽(后裔迁南康唐江)。南岭村公明的后代现有千人,传有7房。竹篙火龙节就由这7房卢氏主办。
  相传清光绪初期某年农历八月,南岭村瘟疫流行,人畜大量死亡。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只好祈求神灵保佑。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天空大放光芒,火龙火虎(人们统称火龙神)两兄弟腾空而起,上下翻飞,合力扑向瘟神,进进退退,撕咬腾挪,战至黎明,终将瘟神击败逃遁。除掉大害,兄弟俩飞向东方,化作绚丽的朝霞,南岭瘟疫竟奇迹般地消失了。有人说他们是战至无力被太阳溶化了,又有人说他们本就是太阳之子,胜利后返回父亲的身边。不管说法如何,南岭村民知恩图报,造庙塑神,雕像供奉,游火铭记,代代相传。
  金秋时节,南岭村竹篙火龙节在孩子们游火虎的活动中徐徐拉开了帷幕。八月初一夜晚起,卢氏七个房派各以7名儿童组成小分队,每人手持1个半圆虎头形竹编道具,上插数十根点燃的线香,分别到本房各家漫游,是为游火虎。人们认为,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得益于神灵的护佑,应该邀请他们来与民同乐。八月初九至十五全村唱大戏,开演之前,先得敲锣打鼓将火龙、火虎、东岳、汉帝七太子诸神像请到剧场(现为村礼堂)对面的供桌上,点上蜡烛香火。神们纷纷走出庙堂,步入戏院,列坐一隅,悠然自得,喜滋滋观看大戏,乐哈哈聆听凡音。初九至十二日每天演二场,十三日至十五日,每天演三场。村人扶老携幼,邀朋引伴,不约而同,齐聚一堂。老人们凝神戏台,与戏中人物同喜同悲,回味着过去的艰辛与甜蜜;孩子们嬉耍其间,旁若无人,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浪漫与天真;年轻人穿梭往来,目光游移,在密集的人群中搜寻着隐约的温情与火花。这一切,似乎全是火龙神赐予的。因而,人们对火龙神的尊崇与膜拜天经地义,祀奉曾经的永远的福神顺理成章。
  今年中秋,应朋友之邀,其实更是为故乡亲情所感,我再次踏上了南岭这方土地。天色向晚,谁家的竹篙斜插卢氏大宗祠屋顶,遥指云端,仿佛向天神通报即将到来的隆重庆典。似有仙凡感应,片片祥云凌驾祠堂上空,彩霞满天,像是在告诉我们:火龙神正浓妆盛裹,珊珊而来也。扎火龙纸。这是用来扎在竹篙火龙上的小火把,用红纸扎在小竹条上,粘好油后再一根根扎在竹篙上,每根竹篙上20根(摄影:钟小春)。老幼齐上扎竹篙(摄影:钟小春)。游火虎的孩子们(摄影:钟小春)
  八月十五日是南岭村最繁忙最火热的日子。卢氏七房子孙,早早的准备好七七四十九根竹篙,只盼着隆重包装,闪亮登场了。可等待的过程似乎有点复杂,包纸媒、浇食油、扎竹篙都不是那么好弄的,还有许多讲究。各房老小,或静坐屋檐下或欢聚宗亲家包起了纸媒。两根线香层层纸,支支盛开喇叭花,喜悦溢于脸,激动盈于心。嘿,大老爷们,锅里的油煮沸了,赶紧浇上一把,可得浇遍了、浇透了!晚饭后,每条火龙上绑扎20根特制浸透油汁的媒子,每房7条火龙,根媒子。七房火龙队共49条火龙,根媒子。浸火龙纸。用来浸火龙纸的一般是山茶油或茶油,是由同房的族人“凑分子”买的(摄影:李斌)。晚上八时左右,卢氏宗祠前火龙被点亮,全村老少聚集在一起,欢呼声伴着呼呼作响的火龙将活动推向高潮(摄影:石伟雄)。火龙点燃的那一刻,红红的火光照耀在孩子们的脸上,兴奋的她们禁不住的欢乐起来(摄影:石伟雄)。火红的竹篙火龙照亮了整个草坪,也继续点亮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摄影:赖剑平)。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各房火龙从不同方向云集卢氏大宗祠前的坪院里,以拈阄为序,依次点燃火龙。每根火龙由l—2名青年后生高高举起,直插云天。霎时,天空照得亮如白昼。队伍在游走,竹篙在穿插,人群在喧哗,火龙在腾飞,明月在追随。风吹火苗,猎猎起舞,犹如49条火龙在与瘟神搏斗,仿佛再现传说中的神话情景。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国庆日,柳亚子先生观剧即席赋《浣溪沙》。余生迟钝,不识韵律,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东施效颦,填词一首:火树金花不夜天,农家儿女舞翩跹,龙腾虎跃月儿圆。远古传说今复现,四乡八邻争拥阗,宏图力展乐空前。
  犹如一出好戏的慢慢收场,火苗趋淡,如同大战瘟神累得筋疲力尽的火龙火虎兄弟,盼着回到父亲的身旁,喘一口气,歇一回脚。部分媒子陨落于地,抛金洒银,静静燃烧,此伏彼起。难解难分的7房火龙队,相继理清,队伍四散而开,迤逦而行,各归分祠,将火龙斜靠在祠堂墙上,让其自然熄灭为止。游罢火龙,村礼堂的戏仍在上演。观众蜂涌而来,演员神彩倍增,台上台下,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壮年男子们开始撑着火龙在村子里游走(摄影:赖剑平)。活动结束,火龙尚未熄灭,燃烧的竹篙火龙靠在祠堂的墙上,和明月相映,兆丰年吉祥(摄影:赖剑平)。
  次日凌晨,依依散场。人们抬着神像,排着队伍,遂将诸神安放回原处。至此,历时半个月的游火龙活动宣告结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几度回南岭,感受次次新。回回观火龙,滴滴泪沾襟。见识虽不长,心事当挐云。长歌今复叹,强梦且行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都民俗摄影专题感受南岭竹篙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