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冈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赏读ldquo纪念苏东坡诞辰
TUhjnbcbe - 2021/3/10 18:06:00

成人组

特等奖:

《虔人与坡公》

文/龚文瑞

三十五年后,在惠州发生了一件与虔州与惠州与苏轼有关的事。据危太林《东坡书院记》载:“绍圣四年(年)三月,白鹤峰新居成。绍兴初(笔者注:具体指年),虔寇谢达陷惠州,官舍焚荡无遗,独存公故居,烹羊致奠而去。”意思是说,距离苏轼过世后近三十年之时,虔州的贼乱逼至惠州,甚至将整个惠州官舍焚荡无遗,但独独没有毁坏苏轼故居,甚至是“烹羊致奠”一番才离去。可见,当年苏轼在虔州给老百姓留下的影响是何等深远与美好。一、坡公与虔人元符三年(年),苏轼从儋州结束流放。北归时,建中靖国元年(年)正月至虔州。中华书局《苏轼全集》卷五十二《尺牍》中苏轼在《答李端叔十首》中第五则提及到北归至虔州之事:“……某蒙恩复旧职,秩领真祠(即提举成都玉局观),世间美事,岂复有过此者乎?伏惟君恩之重,不可量数,遥知朋友为我喜而不寐。已到虔州,即往淮浙间居……”一直到三月末,苏轼在虔州停留月余,期间一家老小三十余口借居在水南钟家。在钟家,苏轼再也见不到父亲苏洵当年的旧交钟棐(字子翼)、钟槩两位世叔了,三十一年前钟棐即已逝世。钟棐的三个儿子志仁、志行、志远见得苏轼来访,悲喜交加,与苏轼抱头痛哭。为表哀悼之情,苏轼专门为钟棐写了悼词。此时的苏轼“日携药囊行游城市及山寮野闲。”清人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苏轼天天背着个药囊,行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寺观、街巷,山寮、野地,大凡名胜之地,均见得到苏轼的行踪。清同治版《赣州府志》关于苏轼在虔州的行踪,则被记载得更为详细:“眉山东坡,字子瞻。绍圣元年秋,以端明侍读学士落职,谪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过虔,留月馀,与州人阳孝本、孙志举游,又与霍汉英及季倅赓和郁孤台诗。元符三年,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正月至虔,留四十馀日,寓居水南。入郡城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发药并疏方示之。每憩寺观,好事者多设佳楮墨叠置案上,楮尾各书姓名,拱立以俟。公笑视,略无所问,纵笔挥染,随楮付人,至笔倦,则笑谓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或作斋名及佛偈,幸见语也。’人人欣跃谢去。州人王原(即王子直)、维扬吕倚皆与交好。宋时建祠于光孝寺前。”这段文字几乎原样不动地从宋代何薳的笔记《春渚纪闻》卷第六中的《馈药染翰》一文中撷来:“先生自海外还至赣上,寓居水南日,过郡城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必为发药,并疏方示之。每至寺观,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娇小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于纸尾书记名氏,堆积案间,拱立以俟。公见即笑视,略无所问,纵笔挥染,随纸付人。至日暮笔倦案纸尚多,即笑,语之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纸,或欲斋名及佛偈,幸见语也。’及归,人人厌满,忻跃而散。”当然,这则记载很有意义,让九百多年后的我们仍然看到栩栩如生、亲切可爱的苏轼苏轼“入郡城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发药并疏方示之。每憩寺观,好事者多设佳楮墨叠置案上,楮尾各书姓名,拱立以俟……”每当入城的苏轼必携一药囊,遇有生病的人,或直接给药或写药方给病人。看病的本事是东坡集一生经验,特别是儋州几年,无医无药,全凭苏轼自己采药治病,这种积累下来的看病治病的本事,在虔州近两月的时间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临床经典读本《苏沈良方》,即为北宋末年佚名编者根据沈括的《良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与苏轼的《苏学士方》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收集了沈括和苏轼两人收集的年至年之间的所有药方。虔州百姓得到苏轼免费诊病、开方、施药的恩惠的同时,还有不少苏轼的“粉丝”们向苏轼索字。他们每每瞄着苏轼入寺观憩息之时,便尾随而入,把上好的宣纸、砚墨预先搁放在案桌上,等候苏轼醒来。为避免搞混,他们会把自己的姓名写在宣纸的尾部,然后非常自觉、安静地排队等候苏轼。等苏轼休息够了,人众趋上,逐个把自己欲请书写的文字内容双手呈与苏轼,苏轼笑看一回,也不多问,不嫌麻烦地逐一书写。直到天色渐晚,案头还有许多未及写完的宣纸,也还有许多人在排队等字,苏轼便会笑着对后面的人说:小字就不写了,给大家写个宅名、斋名或是写一句佛家偈语吧。众人无不欢喜,尽皆满载而归。当然,大多数的虔城人还是懂得礼数的,每每求得苏轼字,便会顺手把一些果蔬、食物悄悄置于案下,聊作墨资。苏轼乐于为求字者赠字,在惠州之时便已然成风。《苏轼全集》第六十一卷中《付龚行信一首》,说了一个故事,苏轼南谪时在南华寺认识了重辩禅师(苏辙也认识,岭南诗中也有述及)。苏轼北归时,再访南华寺,重辩长老“则寂久矣”。水赉佑的《苏轼书法史料集》辑录了清代蔡世松的《墨缘堂藏真》卷四中的东坡《四十二章经》,其中记录了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北归过南华寺得知重辩长老圆寂后葬地几易而发的一通议论),到惠州后,仍时常与苏轼有书信往来,每当送信时,南华寺僧人“皆争请行”,问为什么?众曰:“欲一见东坡翁,求数字,终身藏之。”人们珍爱苏轼书法,求得几个字,以终身收藏。也难怪后来虔州人如此虔诚求字了。关于苏轼好为百姓开方疗病,苏轼自己也有记载,当年在*州时的《跋自作诗文二首》中有载:“……东坡老矣,年来薄有诗文几卷,收纳罂中,幸不散逸,此处百无一营。入山采药,追随异人,以希扶老之助,风雨闭门,怡然清卧而已。”那时的苏轼就喜欢入山采药,追随异人学医学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病者。

另外,也就在坡公滞虔期间,他还发明了一道至今仍在赣州流传的美味——醋果子炒大肠。虔州人怀念坡公,将这道菜美其名为“炒东坡”。

正是如此,一个亲近百姓、施仁与人的坡公形象被虔州人世代记忆了下来。不仅是三十年后的谢达,即便是九百多年后的平常市民,说起坡公,无人不晓,无人不赞。

一、谢达敬坡公至于谢达,此乃何人?他为何对惠州白鹤峰的苏轼故居不焚反敬?

绍兴元年(年),吉州、虔州民乱不断,吉州有彭铁大、李洞天、尹花八、宁十二等人,他们都自封为王,号称“十大王”,共有几万人马。虔州更甚,乱民聚众有四百多个山头,首领有陈颙、罗闲十、钟超、吕添、王彦、蓝细禾、谢敌、钟大牙、刘八大五、卢高、罗诚、谢宝、谢达等,总数达十几万人。其中虔州宁都人陈颙聚数千名民众一举攻下了雩都(今于都)、信丰两县。绍兴二年(年)四月,陈颙出兵广东,攻下循州(今广东龙川)。同年,陈颙率*北上,攻福建汀州武平县,进取广东梅州,而部属谢达则占据了惠州。

谢达在归善县四处焚烧,官屋民舍,均荡然无存,唯独留下白鹤峰下苏轼故居及王朝云之墓。意想不到的是,谢达竟然修葺了东坡故居旁的“六如亭”,末了还烹羊祭拜而去。这事发生在归善县。归善县,南朝陈祯明三年(年)置,治所在今广东惠阳东北,五代南汉移今惠阳。南陈祯明三年,怀安县、欣乐县、酉平县三县合置归善县。隋朝开皇十年(年),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东官郡置循州,归善县为循州治所。北宋苏轼谪惠时,是当时的惠州府治所。谢达攻惠州而留苏轼白鹤故居一事,史志多有记载。《宋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载:“(绍兴二年)是冬,……。虔贼谢达犯惠州。”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之《盗敬东坡》也有载:“绍兴二年,虔寇谢达陷惠州。民居官舍,焚荡无遗,独留东坡白鹤故居,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烹羊致奠而去。次年,海寇黎盛犯潮州,悉毁城堞,且纵火。至吴子野近居,盛登开元寺塔见之,问左右曰:‘是非苏内翰藏图书处否?’麾兵救之,复料理吴氏岁寒堂,民屋附近者,赖以不爇甚众。两人皆剧贼,而知尊敬苏公如此。彼欲火其书者,可不有愧乎!”洪迈(—),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宋史》列传云,洪迈“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容斋随笔》这部书最初雕版印刷就在赣州,是洪迈逝世后,于宋嘉定中年间刊刻出来的。洪迈对东坡多有研究,《夷坚甲志》卷十一中另有一篇文章《东坡书金刚经》,则记述了东坡在惠州贬谪时书《金刚经》的过程:“东坡先生居*州时,手抄金刚经,笔力最为得意。然止第十五分,遂移临汝,已而入玉堂,不能终卷,旋亦散逸。其后谪惠州,思前经不可复寻,即取十六分以后续书之,置于李氏潜珍阁。李少愚参*,得其前经,惜不能全,所在辄访之,冀复合。绍兴初,避地罗浮,见李氏子辉,辉以家所有坡书悉示之,而秘金刚残帙,少愚不知也。异日偶及之,遂两出相视,其字画大小高下,黑色深浅,不差毫发,如成于一旦,相顾惊异。辉以归少愚,遂为全经。”苏轼的老乡、南宋工部侍郎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一也有载:“(绍兴二年)是冬,虔贼谢达犯惠州,围其城,守臣左朝奉郎范漴闻贼且至,募乡豪入保子城,城外居民悉委以啗贼。达纵其徒焚掠,独葺东坡白鹤故居,奠之而去。漴遂尽取贼所杀居民首以效级,州人怨之。”这支骚乱惠州、潮州的虔民,结果如何?绍兴三年(年),陈颙围潮州久攻不下,返*江西。与彭友、罗闲十、钟起等连兵十余万,结寨五百多座,活动于赣、闽、粤三路之间。朝廷将吉州、虔州的民乱视为心腹之患,说“虔、吉之民,素号顽狡”,“阖境之内,鲜有良发”,宋高宗遂派岳飞往吉、虔平定盘踞吉州的彭友、李满,以及盘踞虔州的陈颙、罗闲十等人,明确指示岳飞“疾速统率精锐人马前去,务要招捕静尽,无使滋蔓。”同年四月,岳飞所部行至吉州,分遣统领王贵、张宪进兵,生擒彭友、李满等人。岳飞乘胜进攻虔州,分兵攻打乱民所占的几百座山寨,各处山寨纷纷陷落。同年九月,直到战败被俘,与彭友等均在雩都南门外被杀。而杨再兴也以平定吉、虔之功,受到宋高宗诏书褒赏。岳飞则获宋高宗御笔亲赠“精忠报国”。至于谢达,史志无明确记载,下落不明。做盗贼,四处抢掠,本来是一件不可入书的丑事,却因为焚一城而独保坡公一居,竟然成为了千年佳话,以致被大书特书。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东坡观海》97xcm

一等奖:

《苏东坡的品格优势和美德》

文/何敏仪

说起苏东坡,人们都会泛起亲切和敬佩的笑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写的歌词在传唱,“东坡肉”是饭桌上的美食,苏东坡诞生的九百多年来,喜爱和追寻他的人古今中外络绎不绝,那么,苏东坡身上到底怎么样的迷人?能持久地散发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呢?下面尝试使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探讨一下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认为人类天生就是积极向上的,有把自己做得更好的本性,他联合密西根大学的彼得森教授做了项研究,综合古今中外的主流文明,包括中国的儒释道、西方的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印度教、日本武士道精神以及美国童子**规等,总结出人类主流文明推崇的美德,归纳为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品格优势。这六大美德分别是:智慧和知识、勇气、人道、公正、节制、超越。这些美德虽然有天生的差异,但是,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高。苏东坡恰恰集这六大美德于一身,他的一生处处闪耀着这些美德的光芒,下面具体来说一说。

第一项美德:智慧和知识,指获取和应用知识成为必要的认知品格优势,包含创造力、好奇心、思维能力、好学和洞察力五项。

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巨匠,他写的诗、词、赋、散文的数量非常多,备受读者喜爱,广泛流传,比如《水调歌头》、《江城子》、《赤壁赋》等作品家喻户晓。苏东坡出道年间正值北宋文风开创,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极为赏析,而他也不负所望把北宋的文风推向“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他的文章被从皇帝到普通读书人的热切追捧,今天读来,还是会折服于文字的优美、表达的自然流畅、情感的真切和思想的丰富。这说明了苏东坡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洞察力。

苏东坡同时还是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工程师,他开创中国文人画,奠定了强调气韵生动的艺术原理和技巧的基础;书法上的“宋四家”苏*米蔡,他位列于首,他的《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他发明创造的菜谱可以开一家餐馆;他在徐州修堤抗洪,医院。苏东坡是一位妥妥的跨界人才,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特别出众。第二项美德:勇气,指展现意志以完成目标和面对内部外部对抗的情感品格优势,包含勇敢、坚韧、正直、活力四项。苏东坡的勇敢和正直,跟随着他的一生,给他带来磨难,也成就他的人生。北宋续到宋神宗年间,原来的制度已诸多流弊,官僚臃肿,兵将多而不精,内忧外患,此时的大宋在繁荣的表象下已国库空虚,积贫积弱,改革是必须的,王安石变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林语堂先生总结,王安石变法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在当时无法扩大生产的情况下,许多*策必定与民争利,宋神宗急切自强,王安石为推新*打击异己,起用的一些资德不备一心向上爬的官员,新法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朝廷官员分裂、内耗。此时的苏东坡职位低微,只限于写文章,和行*无关,明知道是以卵击石,还是前后两次上奏,写了洋洒万言的《上神宗皇帝书》,就经济、*事、变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没能扭转大局,后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当地方官员,之后更因作诗“诽谤朝*”,构陷入狱,被贬*州。显然,苏东坡并不会为迎合领导和权威,说违心的话,做违背他的价值认知的事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认知,面对压力依然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三项美德:人道,指对他人友善相待和帮助的人际品格优势,包含有爱、善良和人际智力三项。我们来看苏东坡的这三封信件。第一封《上鄂州太守朱康叔书》,年被贬*州的第二年,苏东坡已经是一名农夫了,衣食自足,亲近自然感到快乐,当他听到当地一个读书人谈起当地有杀婴恶习,一般只养二男一女,超过就杀死不养,他十分难过,立即给当地太守写信。后来,苏东坡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人当会长,向富人捐钱,自己也捐,买米、买布来资助那些答应养育婴儿的孕妇,他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第二封年上表朝廷宽免官债的奏章,苏东坡调任扬州,那几年江苏湖泊地区逐年歉收,饥荒酿成巨灾,苏、湖、秀州等地众多灾民饿死;欠着*府各种税捐的,有被捕入狱,有离乡逃债,民生极惨,苏东坡发粮赈灾的同时,上表朝廷,并作多方的努力,宽免了一批百姓的官债。第三封年回复章援的信,那一年徽宗即位,朝廷大赦,苏东坡九死一生得以北归,之前再三迫害他的前宰相章惇一年前也被流放到雷州半岛,章惇的长子章援害怕苏东坡有重掌大权报复的可能,写了一封长信以作求情之备,苏东坡的回信没有半点的怨恨或讥讽,有的只是坦诚的相告。林语堂先生称,苏东坡的这三封信件,是人道精神的三大文献,这三份书信中透露出苏东坡对生命的爱惜、对百姓的爱护以及胸怀的豁达坦荡。年,法国最大的报刊之一的《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年间的“千年英雄”评选出十二位,苏东坡是亚洲唯一入选人物,这应该是苏东坡爱民如子的朴素的民本精神暗合了法国人的民本主义精神,事实上苏东坡也是人类推行人道主义、民本主义的先驱。第四项美德:公正,指作为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石的公民品格优势,包含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三项。体现苏东坡公正的公民精神,来看看下面两件事情。年宋神宗去世,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太后摄*,起用司马光重组内阁,苏东坡被朝廷重新任用,旧*把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哪怕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法也要废除,而此时的苏东坡却提出“较量利害,参长所用”,意思就是实事求是,对百姓有利的*策应该坚持。今天,杭州的人们对苏东坡怀有特别的感情,他在杭州当太守时,建立“安乐坊”医院,这医院;还建立清洁供水系统:修筑运河治理西湖。当时西湖淤堵,湖底很浅,储水能力差,他带领民众,挖淤泥,筑苏堤,种上芙蓉杨柳,把西湖边水域租给农民种菱角,有收入之余又清理了西湖,筑了三个小石塔用以标志水域,这是“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的由来,也是他留给杭州人民的额外纪念。叶嘉莹先生评价苏东坡“在朝廷之上则忧其民,在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忠君爱民,就是想确确实实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这就是作为健康社会基石的公民品格,一种社会责任感。第五项美德:节制,指不过度的品格优势,包含宽恕和慈悲、谦卑、审慎和自我规范四项。关于苏东坡节制的美德,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题王诜诗词帖》书法作品来看一看,王诜,字晋卿,出身士族贵公子,诗画非常好,在中国艺术史上很出名的“西园雅集”正是出自王诜的花园,他是当朝驸马,也是东坡的挚友,乌台诗案就是他通风报信,漏露机密,因此也受累贬罚。这本帖写于元祐元年(),当时的苏东坡正被朝廷重用,官位不断上升,他在帖中表达了对王诜的肯定和感激之情,并说“饥寒穷困本书生常份,仆处之不戚戚”。要知道,在宋朝三百多年的制科考试中,苏东坡是唯一一位入第三等(),一、二等是虚设的,这些年间,苏东坡已然文坛领袖,才高权重的他措辞却是如此谦卑。那么,苏先生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谦卑呢?不是的,年轻的苏东坡才华熠熠但也放任不羁,他初入*坛时当的是凤翔府判官,和领导陈太守不和,时有顶撞领导不参加集体活动,有一次,凤翔建了座“凌虚台”,太守让他写一篇文章刻碑纪念,这样的文章本为庆祝而作,苏东坡则借机暗讽,沉思其将来坍塌毁坏的情形,陈太守也量大,一字未改将这篇《凌虚台记》刻于碑上。若干年后,苏东坡回想这件事情,也承认自己当年少不更事。即使象苏东坡这样杰出的人物,也是在经历“乌台诗案”的冤狱和被贬*州的磨难后,才变得更豁达和谦卑,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的美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高的。第六项美德:超越,指锻造同宇宙更广泛连接和给生命带来意义的品格优势。包含欣赏美和卓越、感恩、希望、幽默和灵性五项。苏东坡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世人最能感受亲近的地方。被贬庶流放的日子,过的是没有俸禄、物质匮乏的生活,但他总能用创造性的方法,把普通的食物烹得美味可口并乐呵呵地享用,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是发自内心由衷的对荔枝的赞美。这些行为体现的除了他的创造力以外,还有他敏锐的发现美的能力,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恩和希望。不管生活在哪里,他都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找到美,找到快乐,过得活力有趣,充满希望。台湾的蒋勋老师说,《赤壁赋》是苏东坡送给人类弥足珍贵的礼物。,苏东坡被贬*州的第三年,他已经享受这种农夫自在的生活了,这个秋天的傍晚,与朋友们乘船游赤壁,饮酒唱歌…期间吹洞箫的客人悲怨慨叹生命的短暂,这赤壁曾经有不可一世的曹操,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东坡先生的一翻论述顿时精妙开怀,他说,江水在流逝,月亮在圆缺,仿佛在不停变化,但终究还是这江水和月亮,从事物易变的角度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又是永恒的。有如这“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此刻我尽情地享受了,也就是永恒地拥有了。《赤壁赋》寥寥数百字,把人之于大自然、宇宙和时空的渺小,人同时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这份人生感悟和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苏东坡的众多作品都是这样气象开阔又富含哲理。从生活的细小到天地的大美,苏东坡都能发现和欣赏,这就是他给生命带来不一样的意义。这六大美德已一一讲述,苏东坡就有如神一样,全部鲜明地集于一身,这正好说明,千百年来喜欢和探究他的人为什么从未的间断,他就是人类跨文化、跨社会所追寻的生命模式。诚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可能像苏东坡一样才华闪耀,但在探究这个伟大思想和伟大心灵的同时,通过现代心理学的学习,也可以尝试让我们的生命活得更美好,因为人类就有这种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本能,因为即使卓越如苏东坡也是从后天的历练中不断变得更美好的。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松风亭下梅花盛开》68x68cm

二等奖:

《在西湖,我喜欢与苏轼谈心》

文/卢合枝

钟声淌过迎仙桥

睡莲,梦不见我的脚步声

元妙观之外,你的眼里

装着一朵木棉花的春天

最好是慢点开放

让叶子拥抱着呼吸

风,自由张开翅膀

欢愉的鸟,在阳光中飞舞

一些季节的颜色渐暖

穿过芳华洲,宁静流水

宽恕,昨夜月亮的渴望

天空花香比语言干净

所有的失落与感伤

被西湖蓄满的湛蓝涤洗

水岸青草生动

鱼儿,忘掉世间一切苦难

关于生命的旷达

玉塔想伸长影子思索

老远,苏东坡就扭头回望

我们像个熟人,站着聊了很久

梦入东坡祠

文/卢合枝

星星不会怀疑今夜的孤独

无需月光,下一场剽悍大雪

就会覆盖万物,包括我错乱的

黑暗。今晚喝尽耗子尾汁

才会驱散底处的心寒。脑海空白

重复着,另一种存在的虚无

我把自己推落深渊

醉酒的影子,从镜中走出

忘却了尘世疼痛,坐寒窗下

只是巧合,翻看卢挺的诗句

刚好遇上流放的苏公

站松风亭外,枝头不栖一只白鹤

风中有朵山茶花,多么像朝云

在古树下起舞,德有邻堂前

琴声沸腾,湍冰她一定知道

我已误入歧途,所有梦的遗址

只是遇见,另一种雪泥鸿爪

轻轻抓了一下我的影子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松风溜溜作春寒》68x68cm

二等奖:

《不朽的背影》

文/沈雍钦

透过历史弥漫千年的迷雾,你是否跟我一样看到了一位目光深邃的长者迎着苍凉的月色,在西湖边上踽踽独行?是的,他时常如此,或在西湖边上,或在松风亭下,或抬头望月,或低头嗅梅,或随口赋诗,或奋笔疾书…嘘!没错,他就是一代文豪苏东坡,但请你别高声言语,切莫惊动了这满腹经纶的天涯逐客。让我们静悄悄地眺望他的背影,顺着这位诗人的浪漫气息,去感受他的风采与悲欢。望着他伟岸的背影,你是否感受到了他的仁厚与善良?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他的心目中,人都是平等的。他一身多舛,虽几次被朋友出卖,被小人陷害,可他还是说“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他宽容他们。他无论升迁还是受贬,无论他是得意还是落魄,他所到之处无不关心当代百姓,致力于改善民生,他心中怀着百姓,眼里怜惜弱者。宽厚待人,慈悲济世,济贫救灾,匡扶正义,如此赤诚的仁爱之心,是东坡也。望着他干练的背影,你是否感受到了他的勤勉与博学?谪居*州时期,生活艰难,他不得不下地耕作,可他却不敢倦怠学业,这种状态下他还保持平均两天一篇新作问世,他力学笃行,勤奋勉励。他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三次手抄《汉书》,他的“过目成诵”源自于他的勤学苦练。众所周知,他在文学领域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诗、词、散文、书、画均登峰造极。而文学之外他也涉猎极广。酿酒、配药、烹饪他也擅长;农业、水利、养生他也有建树。他因勤勉而博学,因博学而多才。这不就是现代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如此勤勉博学,是东坡也。望着他孑然的背影,你是否感受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曲高和寡”,他的才情本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附和的,更为无奈的是,因为他过于出众,木秀于林,妖风刮向了他。他的*敌、朋友甚至并不相识的宵小都嫉妒他,排挤他,陷他入狱,贬他离京,恐他回朝受重用而让自己黯然无光。他被越赶越远,他欲乘风归去,他说“人生如梦”,他将一尊美酒洒向江中,祭予明月。若非孤独与无奈,他怎会“把酒问青天”?若非孤独与无奈,他怎会想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若非孤独与无奈,他怎会“长恨此身非我有”,而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呢?幸好他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陪他,幸好他有龙尾石砚“伴我此幽栖”,幸好他有桑落酒供他“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幸好也只是幸好,此等孤独与无奈,可怜东坡也。望着他坦荡的背影,你是否感受到了他的豁达与乐观?因为乌台诗案,一代文豪锒铛入狱开始了他的贬谪生涯。*州、惠州、儋州,他一路南下,看着大江东去,一开始他也免不了“未忍悲歌学楚囚”,可百尝人生枯荣顺逆的东坡先生很快调整了心态,就算大起大落,就算接二连三的遭到排挤,他却早已能随境而安,早已不戚戚于荆棘坎途、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说“南行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他说“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充满忧患的余生,面对人情淡薄的宦海沉浮,面对远离亲友的南下之旅,纵然年岁已高,也依然一路潇洒放歌,非东坡不能也。历史长河千帆相竞,泥沙淘尽始现珍珠。流年偷换,东坡先生的背影似乎在我们的眺望中渐行渐远,慢慢地,他的身影会淡出我们的视野吗?别担心,你仔细看看,他的身影虽然远去,可他的灵*与精神又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追随中越来越近。此时此刻,望着皎洁的月光下东坡先生远去的背影,我们只能以其之诗回赠于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他的英灵在后人的瞻仰中不再孤独不已,但愿他的浩瀚才学得以继承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但愿他的仁爱之心能够刻画在我们的人格气质上,但愿他的勤勉与天赋能在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身上重现,但愿他不止是历史长河遗留的明珠,不止是万古长空璀璨的孤星,他更是我们心头明亮而又温暖的光,指引我们追随他不朽的背影与万古长存的灵*。东坡已去,东坡也未曾离去。雪泥鸿爪,东坡英*尚存;江山如画,东坡孤独待消——人间必再现东坡。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松风亭下赏梅》97xcm

三等奖:

《从苏轼到东坡》

文/郭瑞祥

若论起宋代文字狱第一大案,非第一才子苏轼莫属。年,四十三岁的苏轼到湖州上任,按惯例向皇帝写谢表,朝廷以公告的方式张贴出来,让朝臣周知。苏轼在谢表中有这样几句话:“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意是我这人愚钝适应不了形势,不能与新提拔的人一起共事。年龄大了还容易生出事端,只能到地方上管理平民百姓。这里的“新进”指熙宁变法中得宠的新*人物。看来苏轼对离开朝廷外放州郡有些微词。正是这几句牢骚话,让“新进”大为不满,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首先发难,上奏指责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攻击苏轼“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接着监察御史李定亲自披挂上阵,把新法受到的挫折归咎于苏轼的妖言惑众。他们试图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新的证据,将市面上刊印的苏轼诗文集想方设法收集起来,从字里行间发现蛛丝马迹,以加重苏轼的罪行。

彼时正是元丰二年,王安石已二次罢相,宋神宗赵顼在变法路上乾纲独断、一意孤行,正要找个反面典型杀鸡儆猴。苏轼撞到枪口上,赵顼下令缉捕苏轼。

七月二十八日,官差到达湖州州衙。苏轼已经预先得到消息,但不知身犯何罪,更不知将怎样处理,躲在屋里不敢出来。通判祖无颇劝道:“躲不是办法。”苏轼问:“既已是罪犯,该穿什么衣服?”祖无颇想了想:“敕令宣布之前你还是郡守,自然穿官服。”苏轼这才出去见官差。官差冷若冰霜地站在苏轼面前一言不发,苏轼只好先开口:“我自知必死无疑,请允许我先与家人告别。”官差这才说话:“死倒未必。”然后宣读朝廷公文,原来只是一份普通的免职逮捕令。即使如此,苏轼家人和官衙上下已是哭声一片。

羁押进京后,苏轼被囚禁在御史台。主审张璪是苏轼的同年进士,二人交往颇深,但现在张璪希望苏轼死。审问一开始,张璪就颐指气使:“祖上五代以内有没有可以免死的丹书铁券呀?”言外之意这次必死无疑。审问的重点是苏轼利用诗词攻击新*和诽谤朝廷。例如苏轼有一首五绝《山村》:“仗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讽刺青苗法实施后,老人小孩都到城里借钱去了,农田无人耕种,百姓更穷了。这是苏轼唯一承认的讽喻诗。张璪自然不会甘心,又找到苏轼与湖州知州孙觉的唱和诗:“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大意是,我们这些不合群的人早已心灰意冷,谁要是谈论朝*,罚酒一杯。张璪认为这是对朝*的冷嘲热讽。又如《送曾巩得燕字》:“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被解读为对朝廷贬保守派的怨艾。这样的诗词找了一百多首,苏轼自然不会承认有讽刺朝*的意图。然而张璪等决不善罢甘休,采取辱骂、恫吓、精神折磨等手段逼迫苏轼招供。据隔壁囚室关押人员回忆,审问官员如狼似虎,轮番上阵,日以继夜,不让苏轼有片刻喘息机会,其斥骂凌辱,惨不忍睹。苏轼在狱中度过一生中最为黑暗的一百三十个日夜,张璪们终于如愿以偿,拿着“供状”到赵顼面前为苏轼定罪去了。就在李定、张璪意欲将苏轼置于死地的时候,另一批大臣同时展开了紧急营救行动。苏辙上书愿以自己的官爵换兄长一条性命。已经退休致仕的范镇、张方平也愤而上书,言辞激烈。宰相吴充谏赵顼:“曹操尚能容祢衡,陛下难道还不如曹操吗?”翰林学士章惇此时同情苏轼:“仁宗皇帝认为苏轼是一代之宝,陛下将他关进监狱,后世不知当如何议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进谏:“自古豁达大度的君主不会因言论而处分臣民,苏轼才高位低,有些怨言不是正常的吗?”二次罢相的王安石从江宁为苏轼说情:“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案甚至惊动了年迈的宋仁宗曹皇后,她流着泪对赵顼说:“我记得仁宗皇帝说过,朕为子孙得了两位太平宰相,指的就是苏轼、苏辙兄弟。现在苏轼因为写诗而下狱,莫非受了仇人的中伤?”曹太后病重,赵顼要大赦天下为祖母祈福,曹太后说:“不需赦免天下凶恶之人,只要放了苏轼就够了。”听到赵顼大赦天下的诏令,李定大为惊恐,坚决反对赦免苏轼。他的手下舒亶甚至丧心病狂地要求诛杀接受过苏轼诗词的张方平、司马光、范镇等二十二人。苏轼自以为必死。他的儿子送饭时约定,平日里送肉,如果有坏消息就送鱼。一日儿子因事让别人代劳,没有交待清楚,结果送去了鱼。苏轼以为死期已到,写了两手绝命诗给苏辙。狱卒按照惯例将诗歌交给皇帝审阅,因诗中有皇恩浩荡、无缘回报的意思,令赵顼感动,让苏轼的案件有了峰回路转的转机。迫于后宫、朝臣的压力,特别是祖宗“不杀士大夫”成法的约束,最后苏轼被从轻发落为*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相当于留职察看。汉代御史台里种植着许多参天古柏,乌鸦成群结队栖息在上面,因此这地方又称“乌台”。苏轼因诗文获罪,历史上便把此案称为“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北宋一百六十多年间最为卑鄙的冤案,是对士大夫言论自由的疯狂打击,是新旧*人从*见分歧到互相仇恨的导火索,也是皇权与士大夫*治渐行渐远的标志性事件。苏轼是被官差押解到贬所的。由于是戴罪之身,在*州没有立锥之地,且薪水低微,生活困顿。更令人难熬的是,乌台诗案给苏轼精神上造成沉痛打击,让他感到宇宙之大,竟没有一处可以栖息的温暖小屋。一个冷寂的冬日,他独自走到江边,看见残月寂寥,不禁顾影自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幽人即孤鸿,孤鸿即词人,世界以冰冷待我,而我只能与寂寞为伍。人间烟火似已尽,惟有高洁期自许。然而苏轼终究是不寂寞的。在*州,他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官员朋友的殷切关爱。故人马正卿向州府申请了一块五十亩的荒地赠予苏轼开垦。从此苏轼在*州有了“职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不辍,收获劳动果实。因这块地位于*州城东门外的小山坡上,从此苏轼便自号“东坡居士”。

从苏轼到东坡,不仅仅是名号的转变,更是人生态度的涅槃和艺术创作的升腾。*州之前,苏轼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情谊深长的词句,也写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样超脱豁达的词句,更写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右擎苍”这样豪迈雄健的词句,但*州之后,东坡的诗词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奔流不息的时间和星河浩瀚的宇宙。

走在路上,雷雨突至,东坡淡定从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遇到同样落难的朋友,东坡体悟到人生适意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看到大江东去,东坡明白了人生即是过客:“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州频临长江,传说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苏轼与客泛舟江上,写下不朽的前后《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超凡脱俗,超今越古,风月不死,先生不亡。苏轼在*州呆了四年,等他离开*州时真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此后无论更加偏远的惠州、儋州,对于他来说只不过一眼云烟罢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经历过生死,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云散月明》68xcm

三等奖:

《结缘苏公》

文/邓竹青

古代有成就的文化人灿若繁星。在这片宛若仲夏之夜的星空中,愚以为最耀眼、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后来的语文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编入了苏东坡的不少诗文。然而,我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似乎都未选入苏轼的诗词文章。我结缘苏东坡应该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大概是进入*营了。不知从什么书籍上,读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惊为天人之作。世间竟有如此华丽、高妙的词作!我把这两首词抄录在四十多年前的笔记本上,同时铭记在脑海里。其时,有个大人物也填过这两个词牌。我曾拿他们的词来作对照,分析谁人写得好。随着对苏东坡诗文的深入阅读,对他的生活碎片也了解得越来越多。苏轼年过弱冠,与青春十九的胞弟苏辙,同科高中进士,其父苏洵、伯父苏涣、舅父程某亦是进士及第。一门四进士;唐宋八大家,苏门占其三。而且,苏轼兄弟俩曾经同为当朝重臣,差不多是一个内相、一个外相,地位都非常显赫,文学和书画艺术成就十分巨大。如此光芒四射之门庭,史上或绝无仅有。

“三苏”出自蜀地之眉山,有占尽人杰、用尽地灵之嫌。所以,当地流传“眉山出‘三苏‘,草木尽皆枯”的说法。意思是眉山百年之内,草木都难茂盛。苏门大旺,春风得意。然而,苏家的命运似乎印证了“天道好还”之理。苏轼、苏辙兄弟的仕途并不顺利,特别是人生的最后十多年,兄弟屡遭贬谪,苏轼更是受贬四五次之多。

苏辙在《巢谷传》中写道:“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意思是说,绍圣初年,苏辙(官至北宋宰相)因为获罪被贬谪到筠州居住,后又从筠州贬谪到雷州,从雷州再贬谪到循州(龙川)。苏辙的兄长子瞻(苏轼)也从惠州又一次贬谪到昌化(海南儋州)。士大夫们都顾忌和我们兄弟俩交往,生平的一些亲朋好友也不再联系了。

在势利的人们纷纷避之唯恐不及之时,还是有人愿意与苏轼兄弟结缘,并始终不离不弃。青史留名的至少有三位。第一位苏轼的侍妾,也是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终生与其相伴,三十四岁病亡于惠州。

第二位是苏辙为其立传的巢谷。巢谷乃苏辙之眉山乡里,比苏辙年长十四五岁。其虽文武双全,但无功名傍身。苏辙和巢谷与其说是忘年交,不如说巢谷是苏辙的“铁粉”。一个在官场沉浮,一个在江湖漂泊,两人从未谋面。然而,就在苏辙贬谪粤东循州之际,身在眉山的巢谷,已是七十有三的老翁,竟只身行万里路往循州拜访苏辙!得偿所愿之后,又起程赴儋州探望苏轼。途中遭遇不测,病亡于新州(今新会)。

第三位是苏轼为其题诗作文的吴复古。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世居潮汕,出身官宦门庭。其父吴宗统官拜翰林侍讲。他也是皇宫教授,精通经典,任侠好义,与苏轼兄弟交情甚厚。吴复古比苏轼年长三十二岁,两人更是忘年交。苏轼居惠州期间,两人过从甚密,曾同住三月,史籍多有记载。苏轼贬谪儋州期间,吴复古不辞舟车劳顿,不顾年届望百鹤龄,前往琼崖探视。

苏轼曾为其作《远游庵铭》,并赠诗数首。吴复古闻苏轼遇赦复官,欲与之会晤。遂与友人自番禺追至清远峡送别,并于子月同游广陵寺(即飞来寺)。归途染病,翌年暮春离世。苏轼为他作祭文,称其“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又是归”。

苏轼兄弟出仕三四十年,除了在国都卞京供过要职,担。任过四五品的重臣,还曾在凤翔、商州、杭州、密州、济南、*州、汝州、定州、湖州、徐州、常州、颍州、筠州、雷州、循州、惠州、儋州等二十多个地方为官。这些地方有一半以上我都去过,追寻过苏轼兄弟的足迹。而且,我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这些地方都在尽其所能挖掘苏轼兄弟在当地的人文历史,搜集、整理、重修、再造他们的遗存。

一零九四年九月,也就是绍圣元年,苏轼被贬谪到我的故乡惠州。苏轼在惠州生活了两年零七个月。胞弟苏辙,儿子苏迈、苏过等,接续在惠州生活了四年。

苏轼成为惠州人时,我的先祖还不是惠州人;但先祖几乎与苏轼同期进入粤中,且与苏轼及其家人相距仅百余里,说不定我的先祖都听说过苏轼贬谪岭东之事。

先祖仲奇公比苏轼年长六岁,算是同时代人。就在苏公离开北方边城重镇定州(河北定县)南下入粤的前一年,即癸酉岁子月(年农历11月)望日,六十有二的仲奇公与年近花甲的发妻熊氏婆祖,携八子二女被迫离开世居的粵北雄州(今南雄),乘船沿浈江、西江水路南下番禺,在波萝庙职旗峒暂居,乙亥岁(年)迁往增城大埔心开基立堂。

苏公在惠州不到一千天,仿佛除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七绝·食荔枝》)之外,并没有留下更多诗文。

网上有人把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成是写惠州西湖的。还真不是,张冠李戴了。此诗是苏轼贬谪惠州之前,即一零七三年外放任杭州通判期间写的,相隔相隔二十多年。此西湖非彼西湖。而且,其时惠州西湖名为丰湖,还不叫西湖呢。

在惠州西湖游玩时,权当苏公此诗是为两个西湖写的也未尝不可。毕竟今日惠州西湖也非常漂亮,景象无愧于这首不朽之作,同时也是对苏公的怀念。

苏公在岭南九百四十多天,创作诗文五百七十余篇,仅次于贬谪*州时期(三年零四个月)的创作数量(七百余篇),堪称多产。在年迈多病、诸事不顺的晚年,尤为难得。

苏公在惠州写就的诗文,似乎没有在*州写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章的名气大,流传似乎也没有那么广;但也不乏传世之作,只是后人学习、宣传不够而已。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慨叹:“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近年,惠州越来越重视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与其它留下苏轼兄弟足迹的地方一样,悉心打“苏氏牌”。二零一八年冬,我到惠州公干,在位于西湖边的一个酒店小住三日,感受到了苏公的人文历史对惠州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强大影响力。

行走在惠州的街巷,与苏轼相关的命名扑面而来。苏公祠、东坡路、东坡公园、东坡小学、东坡酒楼、东坡商场、东坡纪念馆、东坡诗书画院、苏轼白鹤峰故居,等等。这些崭新气象,意示着那些早已依稀的遥远岁月的痕迹,正透过新时代的习习春风以及温润而泽的春雨,渗入到惠州人的现代生活,与历史遥相呼应。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和地方对苏公趋之若鹜,纷纷与苏公结缘,仿佛说不出苏公的二三事、背不出苏公的几篇诗文便有落伍之感。这是一种好现象。

苏轼是儒释道兼修、诗词歌赋文章书画精通的全才。二零零零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十二位“千年英雄”。苏轼赫然在列,而且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推荐苏轼的西方学者认为,苏轼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有良知的廉洁官员,还是一位具有自由思想与灵*的优秀代表。

愚以为,与百科全书似的苏公结缘,应尽可能客观、全面,避免孤立、片面地结缘苏公的一时一事。唯此方可获得苏公非常有张力、有韧劲的精气神。

插图/壶僧~东坡诗意画《人间有味是清欢》68xcm

三等奖:

《群星闪耀的嘉祐二年礼部贡举考试》

文/明智明祺祺

大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年),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年,双星联璧,文光射斗,群星闪烁,光耀中华。欧阳修,苏轼,一个是颇负盛名的文坛宗师,一个是前途无量的青年俊彦,他们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数百名青年才俊也闪亮登场。此后,他们共同发力,承前启后,开创了北宋王朝诗文创作的鼎盛时期。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赠蒋秉南序》一文中所云:“故天水一朝(即赵宋王朝,天水是赵氏郡望所在)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陈寅恪:《寒柳堂集》,三联书店年第1版,第页。)

一、朝廷授命,欧阳修举起革新大旗

北宋前期,西昆体文风追求辞藻华丽,典故堆砌,对仗工整,骈四俪六,风格柔靡,内容空虚,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体”,逐渐沦为贵族文人的文字游戏,在宋初影响很大。为排抑、痛击这种风格,与欧阳修同年及第的国子监直讲石介等人广收门徒,鼓吹儒学复古,推广艰涩险怪的“太学体”文风,导致诗风转相蹈袭,钩章棘句,肤浅芜陋,没有个性。这种文体吸引广大太学生云集响应,造成的结果恰恰是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这两种文体难以培养通晓时务的经世致用之才。仁宗皇帝很重视为国求才,认识到文风改革势在必行。当时朝廷规定,进士科考试:先策,次论,又次考诗赋,然后考帖经、墨义,这几场属于省试,最后殿试。“策”考察考生对时务的见解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类似于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论”考察他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点及思想深度,诗赋考察文学才华,帖经、墨义考察对典籍经书的理解与认识。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礼部试又称省试。省试通过后,由皇帝主持殿试。嘉祐二年正月,仁宗亲书“文儒”二字赐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文坛领袖欧阳修,下诏由他主持礼部贡举考试。同时还有翰林学士王珪、集贤殿修撰范缜、知制诰韩绛、龙图阁直学士梅挚四位名臣,被任命为礼部贡举考官,梅尧臣被授予协助主考阅卷的编排详定官,负责点检试卷。同时负责点检试卷的还有张子谅、张唐民、董参、吴秉、鲜于侁。另外,天章阁侍讲卢士宗、集贤校理张师中负责封印卷首,馆阁校勘张洞、王猎充任覆考官。欧门文人集团主导了这次礼部贡举。欧阳修本人在科举之路上,曾多次失意,深深尝受过应试文章的个中滋味。所以,他有意识地抬高策、论、经义在省试中的地位,加重其在录取中的分量,诗赋则次之,其改革文风的决心与意志毋庸置疑。在这次考试中,坚持“太学体”写法的一概不予录用。这些人本以为中举是探囊取物,没想到竟全部落榜。于是他们聚众闹事,攻击、诋毁以欧阳修为首的主考官们,甚至还有人给他写祭文。仁宗皇帝为表示对欧阳修主考官的支持,同时为网罗天下英才,在当年三月份的殿试并赐进士及第中,凡礼部考官推荐上去的人,全部予以录取,一个不落。二、龙虎榜中,风云人物闪亮登场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各科共录取人,其中进士科影响最大,录取了人。相比往年,该年成为科举考试的一大转折点。欧阳修力挽狂澜,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果敢、有力地打击、排斥了“太学体”、“西昆体”文风,由皇帝授权,以官方意志,抑制诡异之文,使“场屋之习,从是遂辨”,大力推行平易畅达的文风,上接先秦、两汉,近承“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推动诗文革新运动驶入大道坦途,赋予古文传统韵味、时代新风和中国风格,群星闪烁,号为得人,著称一时,彪炳千秋。在宋朝榜进士中,这一榜进士影响之深、之大,极为罕见。这次科考为朝廷今后储备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他们大多有英雄豪杰气象,成为神宗、哲宗两朝的文化、*治、思想哲学精英。这榜进士中,任宰执的有9人: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其中,梁焘成为朔*领袖,吕惠卿后来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也是能力突出的实干家。宋学四大流派中的关学(开创者张载)、洛学(洛学鼻祖程颢)、蜀学(苏轼、苏辙)三派的创始人,都崭露头角。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为此榜所录,他们是苏轼、苏辙、曾巩,都是欧门核心成员。此榜所录的文采斐然者还有方仲谋、单锡、王观,以及藏书家莫君陈、傅燮等人。该榜中出现一些文学家族。除了苏轼、苏辙兄弟,还有“曾氏四兄弟”,即曾巩及其弟弟曾布、曾牟,堂兄弟曾阜也一同跻身进士之列。章惇、章衡叔侄同登该榜,章衡又是头名状元,章惇觉得脸上无光,两年后重考,中进士甲科。朱光庭是程门弟子,张载是程颢的表叔。据统计,该榜进士在《宋史》中有传者多达24人。三、欧苏相遇,欧阳修慧眼识英才苏轼成为众多考生中的佼佼者。这次礼部省试的论题是“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书经·大禹谟》,转引自《古文观止全译》,杨金鼎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年9月第1版,第页)意思是说,施行刑罚有可疑时,可以从轻处置;论功行赏有可疑时,可以从重奖赏,这就是最大的忠厚。梅尧臣最先发现了一篇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不论思想观点还是语言表达都出类拔萃,充分体现古文之风,便呈送给主考欧阳修,欧阳修也甚为欣赏,但又担心是追随自己多年的门生曾巩所写。为避嫌疑,将此文姑且置于礼部试中“论”这一考试环节的第二名。但当时他们还不知道是出自苏轼之手。后来苏轼在“墨义”一科的“春秋对义”中,回答《春秋》一书的问题时,考了第一,但“诗赋”这一关被考官定为不合格,这并不影响大局,最终通过省试,得以进入殿试环节。殿试结束,苏轼中进士乙科。直到所有考试环节结束,进士名单公布,欧阳修等考官才知道《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所写。文中阐述了用刑从宽、行赏从重的观点:“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意思是宽厚是可以过头些的,严厉却不可过头。“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古文观止》苏轼文,中华书局年9月新1版,第页)意思是,产生怀疑的时候,就把它拿来按照仁的标准来处理,用君子长者的忠厚之道对待天下百姓,使天下百姓都遵循并趋向君子长者忠厚之道。所以说这就达到忠厚的极点了。作为醇儒的欧阳修,内心向往仁*、王道思想,加上该文词锋雄辩,气势浑厚,具有孟子风格,语句条贯顺畅,如行云流水,这篇文章正是他多方寻觅的、理想的典范之作。另外,欧、梅对文中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吴调侯,吴楚才:《古文观止》,中华书局年9月新1版,第页)意思是,在尧帝的时候,皋陶任刑官,将要处决犯人,皋陶说了三次“杀掉他”,尧帝则说了三次“赦免他”。很是疑惑,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出自何典。后来,苏轼去欧阳修家里拜望,以谢师恩。面对这一疑问,苏轼答以“随意杜撰,想当然吧!”欧阳修不仅不责怪,反而夸赞苏轼是不读死书、敢于创新的人。欧阳修在给梅尧臣的书信中说:“读苏轼的来信,读着读着,竟然于不自觉间出汗了。快活,快活!我以后要退让一边,让他出人头地!”(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书简》卷六)还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就再没有人读老夫的文章了。这些话很快传遍京城。加上苏洵、苏辙也出手不凡,一时三苏文章,名动京师,洛阳为之纸贵。得知苏轼、苏辙中了进士,仁宗退朝后喜不自禁地对皇后说:“朕今为子孙选得了两个宰相!”(元·脱脱:《宋史·苏轼传》,卷,传97,中华书局年新1版,第9页)四、继往开来,苏轼成为新一代文坛领袖原来苏轼小时候就视欧阳修为心中偶像,每读其文,诵其诗,想见其为人。来京城前,偏处西南眉州的苏洵父子三人默默无闻。最先发现他们的是雅州太守(今雅安)雷简夫与成都府尹张方平。雷简夫在写给张方平的信上说,苏洵是天下奇才。他还给太尉韩琦写信,赞誉苏洵有王佐之才。不仅如此,他又上书欧阳修,说他既然发现苏洵是人才,如果不荐举,就是有罪。在这之前,张方平也曾推荐苏洵任郡学官,朝廷没有同意。雷简夫的反复推荐感动了张方平。张方平尽管与欧阳修*见不合,仍然把苏洵父子推荐给他。两人不遗余力的推举,引起了欧阳修的重视,于是苏洵父子三人得以进京拜谒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叹为奇文,便到处宣扬,并趁机把雷简夫的推荐信上呈仁宗帝,皇帝大悦。在这次考试的关键环节,苏轼成为欧阳修文风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对此提携之恩,苏轼感激涕零,终生难忘。苏轼在《拟进士对御试策并引状问》中说:“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10,中国书店年6月第1版,第页)意思是说,嘉祐以来的科举考试中,古文备受重视,策和论非常盛行,而诗和赋则衰落下来,几乎要湮没无闻了。他在《六一居士集叙》一文中强调指出:“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10,中国书店年6月第1版,第页)意思是,自从欧阳修担任主考官,天下读书人进德修业,唯恐落后。他们把通晓经典、学写古文作为高水准,把救治时弊、推行儒家圣人之道作为贤能,把敢于冒犯威严、采纳规劝视作忠诚,到嘉祐末年,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人才,这主要是欧阳修的功劳。他时刻不忘恩师教诲,自觉扛起文学革新的大旗,在北宋后期,成为新一代文坛领袖。有一次,他对身边文士、门生们说:“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与主盟,则其道不坠。方今太平盛世,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宋·李廌:《济南集》,转引自《苏轼资料汇编》上编)意思是,改革文风的责任,在于贤德之人执掌文坛,那么这种文风就有人继承发扬。现在是清平盛事,有才之人大量涌现,但一定要有领导者。过去欧阳先师把这份责任托付给我,我不敢不努力鞭策自己。今后文坛盟主将在你们中间产生,就像欧阳先师当年把领导文学发展的事业交给我一样。这既是文脉的延续,也是人格精神的传承。欧苏相遇,千年等一回。这一回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一回,成就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显赫人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一回,推出了领*千年的北宋大文豪、亲民贤太守、世纪大英雄——苏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赏读ldquo纪念苏东坡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