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羊绒时装与您一同回顾年
对亲历者而言
这是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对年轻人而言
它是快乐甚至荒诞、难以置信的穿越
感谢赵跃飞先生
年:从新闻里看历史大转折
文丨赵跃飞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年份是格外醒目的。一个是年,一个是年。
年史称“改天换地”,毛泽东“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社会理想得以实现;
年史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并一步步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可以说,中年以上的国人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似乎40年并不遥远,一切都应该完整地保留在亲历者的记忆里。
笔者也是亲历者,但是,当我近日翻阅年的新闻时,还是出乎意料地产生了恍若隔世的感觉。这种陌生感让我吃惊和震撼——
看来人的记忆是不怎么可靠的,至少不像人们自我标榜的那样牢靠,或者说每个人都比自己想像的要更健忘。
因为,记忆是有缺漏的,记忆的选择性常常会误导和欺骗其主人,从记忆深处的漏斗处悄然走掉的那些历史细节,或许才是人们最应该记住的。
正因为如此,文字才显得更加不可或缺。
年,媒体的核心词汇依然是“深揭猛批”“肃清流*”“抓纲治国”,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在悄然改变和引导着公众的思维。
笔者翻检年的《人民日报》,试图寻找出这种声音与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逻辑联系。
1.
年1月2日,《人民日报》二版不显眼的位置刊出一条短消息: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出版新作品的同时,陆续重版了一批为群众所喜爱的文学读物,如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和世界名著《斯巴达克思》等。着手编辑出版的还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等。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初步计划出50本,包括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辛弃疾、陆游等古代著名作家的集子,还有《诗经》《楚辞》《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近代反帝诗选》等。
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海决定从年1月起,分别成立文艺出版社、美术出版社和书画社,专门出版文艺读物和创作,同时成立少年儿童出版社、古籍出版社、译文出版社,加强少年儿童文艺读物、中国古典文学和世界文艺作品的出版工作。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则普普通通的消息怎会登上《人民日报》?
可是不要忘了,此前的20余年里,文艺界一直是*治运动的风向标。当年有不少人正是从这则短消息里读出了“解冻”的讯息。
春江水暖鸭先知,文艺读物的松动与解禁,预示着空气中有了春天的气息。
2.
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出“北京图书馆开放大批中外图书”的消息。
称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书刊已全部开放,并将中外最新科技期刊余种开架阅览;
哲学、历史、经济、法律、*治等方面的社会科学书刊,除部分书刊提供有关部门参考外,其余一律开放借阅;
世界文学名著也开放借阅很多,像《高老头》《包法利夫人》《约翰.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叶甫盖尼.奥涅金》《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浮世德》《苔丝》《海涅诗选》《莎士比亚戏剧集》《神曲》《泰戈尔作品集》《小林多喜二选集》等,都已开放借阅;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话本选》《西厢记》《牡丹亭》《关汉卿戏曲集》《花间集》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女神》《屈原》《子夜》《蚀》《虹》《雷雨》《日出》《骆驼祥子》《家》《春》《秋》《法西斯细菌》《李有才板话》等,也重新与读者见面。
藏书丰富的北图仅仅开放了一些常规书刊,在当时的反响是怎样的呢?
新闻中这样描述:“每天从清晨8点到晚上8点,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老教师,年青的中学生,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干部,络绎不绝来到馆内。各个阅览室中经常坐得满满的,有的读者中午也不休息。”
3.
年2月3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是“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的29年里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工作会议,参会人员高达余人。
会议制定了3年、8年、23年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会议提出,“高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努力做到城乡群众体育大普及,人民体质大增强,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使大部分运动项目接近和超过世界水平。”
为了突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人民日报》还配发了题为《努力发展体育事业》的长篇社论。
不知道这次会议将来在体育史上能否留住一笔。我想,如果把这次会议看作是中国现代体育的一个转折,也不为过。
建国后的体育是围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展开,核心在群众体育。年的体育工作会议出现的新气象是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提并论了,尽管规划中提及的“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使大部分运动项目接近和超过世界水平”有点浮夸的痕迹,但至少可以看作是中国竞技体育步入正规的起点。
规划者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30年后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举国体制支撑下的金牌战略在北京发挥到极致,占尽东道主之利的奥运*团真把30年前“使大部分运动项目接近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只是不知道面对群众体育的萎缩、学校操场的萎缩、农民运动会充斥专业运动员冒牌的情形,金牌战略还能否撑得起上一代人的“强国梦”。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真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
4.
年2月7日,农历大年初一。
《人民日报》头版中心位置刊出“中国科学院破格选人才”的消息,称中国科学院通过研究生报考、人民来信来访、群众推荐和外出调查等方式,精心发现人才。一旦发现人才,就打破常规,在各地招生办公室和教育、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及时选拔出来,加以培养。
新闻毕竟是讲事实的,于是这则新闻举了几个事例。
说年的高中毕业生肖刚,在农村插队8年后,于年进江苏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年7月他给中国科学院写信道,他经过多年数学,除掌握了一般高等数学的知识外,还初步掌握了微积分、方程论、函数论、抽象代数学、概率论、图论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并且具备了解决不十分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要求改学数学,随信还附了一篇《有理数的k进制数表示》的数学研究习作。
中国科学院看了肖刚的信件和习作,随即委托专人前去调查。经过*治审查和文化考试,认为他的数学已经达到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水平,英语也不错,于是将他选拔为数学研究生。
当然,如此幸运的不只肖刚一人,新闻里还举了几个人的例子。
江西宁都县民办教师段元星,高中毕业后的13年里坚持夜夜观察星象,用自制的一架望远镜竟然发现了一颗新星。
福建建宁县农械厂的铸造工李振宇,从小酷爱植物学,业余对植物分类学很有钻研,能辨认很多种植物。
中国科学院分别把他们选拔为北京天文台和植物所的研究生。
不知今天的考研大*和怀揣着硕士文凭的失业*团,看了这则旧闻该做何感想,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校“大跃进”后,今天的学子是该庆幸自己躬逢教育盛世呢,还是该喟叹自己生不逢时?
5.
年2月1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重头新闻是“严肃处理三河县委违法乱纪的严重错误”,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以三河县委为戒》。
起因是河北省三河县原来有一个可以容纳人的礼堂,年地震时受到破坏,廊坊地委批准修复,并拨了专款。
但是,三河县委擅自将修复改为重建,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标准,并依仗职权无偿动用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乱拉资金,摊工派料,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违犯了*的经济*策和财经纪律,影响了农业生产,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如今的地方官读此新闻,大抵很少有不冒冷汗的吧。当然,也可能很少有不冷笑的。
6.
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是新华社记者对安徽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
定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地多人少,十年九旱,可是从年始硬行推广水稻种植,结果严重减产。年,定远县委从实际出发,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有水种水稻,无水种旱粮,种什么,什么时间种,全由生产队自行决定。
县委过去担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会不会产生自由种植,影响国家计划的完成?
事实表明,尊重生产队自主权,不但粮食大增产,各项经济作物也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烟叶总产量比年增加30%,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棉花增加10.6%,油料增加16%,其他一些小宗作物也比上年增加。
人民日报还专门为此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由此观之,后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横空出世无根无基的,也是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且在舆论上也作了大量的准备。
7.
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第三版刊发了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的那篇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并配发了一张陈景润的木刻像。
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读者推荐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作品原载于年第一期《人民文学》。
它以生动的文笔,如实地反映我国著名数学系陈景润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动人事迹,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一期《人民文学》很快销售一空。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它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人民非常关心祖国科学研究事业的进步…….
也说明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凡是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都会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
《人民日报》转载徐迟的这篇《哥德巴赫猜想》,在当时产生的社会效果可谓是爆炸式的:
陈景润成了家喻户晓的社会热点人物,一个走路撞树的“痴迷型”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了无数青少年的精神偶像;
知识分子从社会边缘的“臭老九”位置走出,走到社会前台的聚光灯下,整个国家开始还原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
徐迟在文学界一炮走红,由作家而成名家;
除了徐迟,在文学界一炮走红的还有“报告文学”,似乎也是一夜之间,人们一下就接受了介于新闻于文学之间的这种新文体。
8.
年3月1日,安徽省委召开地市书记会议,要求各级*委加强对春耕生产的领导。3月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出新华社通稿,题为“农村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
安徽省委指出,要放手地贯彻落实*在农村的各项经济*策,纠正生产领导上的形式主义和瞎指挥,调动起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安徽省委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首先,一定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实事求是地安排和指导生产。
其次,一切工作要注意实际效果,爱惜人力、物力、财力,自觉纠正和坚决抵制一切劳民伤财形式主义的东西。
当日《人民日报》专门为安徽省委的举动配发了“夺取春耕生产的全胜”的社论。
社论号召主管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火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切切实实地解决春耕中的问题。
春耕大忙期间,对开会要来一个革命,不开会,少开会,开短会,把各级干部从会议中解放出来;
要保证春耕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力,把生产队乱抽乱调的劳力要调回去,那些不该脱产而长期不参加劳动的干部、“几大员”和闲散劳动力要组织到春耕中来。
……
总之,把春耕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为的是不失时机地集中力量打好春耕这一仗。任何左顾右盼、分散力量的做法,都会贻误战机,使全年农业生产陷于被动局面。
省委专门召开地市书记会议,提出的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农村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报则以重要新闻头版刊登,并配发社论。
今天看这样的新闻内容和社论导向,似乎有不可思议的感觉。然而,农村从长期的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在40年前的春天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回归常识,恰恰是解放思想的开端。
9.
年3月11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出新华社消息“全国高等学校新生陆续入学”。
报道称: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经过报名、考试、初选、录取等阶段,于最近胜利结束。经过考试,发现了大批人才。
这次招生工作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到今年新生入学为止,前后历时近四个月。这次招生对象广泛,全国有12届高中毕业生和各行各界各类青年共万人踊跃报名,参加考试,接受祖国的挑选。
…….
这几天,清华、北大校园特别热闹。担任迎接新生工作的教师,热情地接待来自各条战线的青年;报到的新生兴高采烈,满怀激情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今天60岁以上的人再读当年的这则消息,大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冬季恢复高考,年春季高校新生入学,只有当年的亲历者才会对这一事件赋予刻骨铭心的记忆。
很多年前,我的老同事这样回忆他走出考场的心情:“突然发现天空蓝莹莹的蓝,从来没有过的……”
12届高中毕业生“一勺烩”,还有大批初中毕业生一同高考,于是才产生了“各行各界各类青年”的高考奇观,同时也才出现高校开学“热情地接待来自各条战线的青年”场面。
这则消息也透露出另一个事实:
通常我们说的“77级”,其实是年才入学的。
10.
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头条新闻是“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全国科学大会十八日召开”;
相邻位置的另一条新闻是“四川切实落实知识分子*策”。
3月17日的头版头条是“科技战线进*号角嘹亮”,主要内容是向科技现代化进*的群众运动迅猛兴起,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先进人物成批涌现。
3月18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报》发表社论,题为“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热烈祝贺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同日《人民日报》1
—4版几乎被科技界的新闻所覆盖。
3月19日,《人民日报》大红通栏标题“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二版头条是“教育部召开电话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挖掘高等学校潜力,积极扩大招生人数”。
3月20日、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皆为全国科学大会代表进行分组讨论,集中讨论邓小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的报道。
3月22日,《人民日报》一、二版全文刊出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三个问题:
一是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
二是关于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三是在科学技术部门中怎样实现*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此后直到3月底,科学大会、科学家、科研队伍、科研成果一直是《人民日报》国内新闻的主题词。
4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全国科学大会胜利闭幕”的消息;
二版是《人民日报》《红旗》《解放*报》社论“神州九亿争飞跃――欢呼全国科学大会胜利闭幕”;
三版发表了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题目叫“科学的春天”。
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可以说是新中国科学史上的空前盛会。
近名代表参加,会议表彰了多名先进集体和千余名先进个人,会期从3月18日到3月31日,长达两周。
“两报一刊”在开幕式和闭幕式当天皆发表社论,这样的“*治待遇”在新中国科学史上是空前的,大概也是绝后的。
传递给公众的*治信号非常明确,那就是科学技术将成为支撑中国社会快速进步的重要力量。
年3月,最诗意、最准确的表达出自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11.
年4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是“坚决刹住商品走后门歪风”。新闻事件的过程是这样的:
年12月29日,杭州五金交化工采购供应站交电批发部,分配给解放路百货商店西湖牌9英寸电视机66架。
在分配时,批发部电讯组副组长朱锦才凭借分配商品的权力,私自与解放路百货商店无线电柜柜长陈志良商定,留下6架,开了后门。
由解放路百货商店供应的为60架,在供应前,商店*支部书记李鸿花虽然曾提出,票子要发给在商场等候的顾客,但没有强调要防止“走后门”的问题。
*支部副书记柳淑昌不以身作则,首先留了一张票子。接着,生产组长董则友等也相继提出留票,陈志良均一一照办。
发票时,陈、董两人根本不同在营业场所排队的顾客打招呼,突然到商店东侧小巷发票,当排队的顾客闻讯赶到时,票子已全部发光。
这样,在出售的60架电视机中,“走后门”的46架,其中陈志良一人私送掉了供应票12张。
有50位顾客集体写信给《人民日报》揭发此事。年1月9日,杭州市委接到《人民日报》群工部转来群众来信,2月5日,又收到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负责同志的重要批示。
市委当即派人进行调查处理,市委常委还就这一事件作了几次讨论。现在查明,来信提出的批评完全正确,揭露的情况符合实际。市委决定:
一、将这次供应电视机“走后门”的严重问题,在报纸上公开揭露,并责成解放路百货商店*支部在报纸上作深刻检讨。
二、对于这次供应电视机大量“走后门”的直接有关人员必须严肃处理。给陈志良记行*大过一次,并调离原岗位;
柳淑昌、董则友分别给予警告处分。
三、抓住这个反面典型,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联系财贸工作的实际,坚决刹住商品“走后门”等歪风。
年3月31日,《浙江日报》一版刊登了《杭州市委严肃处理解放路百货商店出售电视机“走后门”的严重错误》的报道,并加了编者按。
不知今天挖空心思搞促消的电视机生产厂家和商家,读40年前的这则新闻会作何感想。
销售几十台电视机出了“走后门”事件,竟然惊动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市委常委会还专门几次讨论,《人民日报》《浙江日报》重拳出击予以披露,最后点名批评5人,处理3人。
新闻的几个细节值得留意:
群众排起长龙想购买的是西湖牌9英寸电视机,当然是黑白的。当时“彩电”是个陌生词汇,说电视机不需要特指,说的就是黑白电视机。另外就是电视机的尺寸――9英寸,这是当时最常见的尺码。
电视机的数量单位是“架”,不是“台”。大概对电视机这样的稀有新兴商品来说,国家还没有来得及定“国标”,媒体只好按南方百姓当时的习惯俗称论“架”了。
新闻中多处提到的“票子”,是指购物券。商品紧缺,先印购物券,凭券购物。百姓想买电视机,得先排队等分配购物券,再拿券购物。
处分最重的陈志良,其身份是“杭州市解放路百货商店无线电柜柜长”。
这个称谓现在听起来怪怪的,翻译成现在的职务,叫“某购物广场家电部业务主管”。职业称谓的变迁,也很有趣。
12.
年4月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头条新闻是“今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称经*中央批准,教育部决定:
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由各省、是自治区组织考试。为了指导各类考生复习应考,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
教育部在下发复习大纲的通知中指出,今年的考试科目原则上仍按去年的办法执行,但是,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提高大学的外语水平和把中学的外语教学促上去,决定今年增考外语。
学生学的什么语种,就考什么语种,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可以免试。外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但可作为录取时的参考。
年定下的高考统一命题模式在几年前也走进了历史,十几年前的高考又开始了区域命题。分了统,统了分,很难说哪种模式更优哪种更劣。
至少今天的高考,北京和上海没了可比性,山西和山东没了可比性,河南和海南更没了可比性,高考中的省际矛盾也就绕行了。
而大学的外语教学水平很快提高了,学生过了四级过六级,过了六级还有八级。中学的外语教学也促上去了,促成了语、数、外三足鼎立。就连幼儿园也开始双语教学了,实现了“外语从娃娃抓起”的宏伟目标。
只是有项调查结果让人不安:
文科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把说明文写明白的,不足40%。
13.
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开幕”。4月28日刊登了邓小平4月2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3月份召开全国科学大会,4月份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可以看出,年拨乱反正的切入点,正是从崇尚科学、重视教育作开端的。
14.
年5月4日,青年节。
《人民日报》头版刊出“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通知”。紧挨着这条消息刊登的是“教育部批准景山学校的决定:提升马淑珍、郑俊选、方碧辉为特级教师”的新闻。
新闻是新华社发的,称遵照邓小平副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关于“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的指示,经过教育部批准,北京景山学校最近提升马淑珍、郑俊选、方碧辉三名小学低年级教师为特级教师。
提升的理由是,三名教师长期在北京景山学校坚持教育改革实验,分别在识字教学、小学数学和外语教学方面,发挥革命的首创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普遍的赞扬。
当天的《人民日报》第三版发表长篇通讯,整版刊出“手执金钥匙的人们――记北京景山学校几位小学教师”。
不知道马老师、郑老师、方老师是不是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
想必是吧。
因为假如建国后有“特级教师”头衔的话,按行文习惯应是根据指示“恢复特级教师职称制度”。
同时我也不知道三位老师的职称晋升被《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其“*治待遇”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是否也算首创精神。
想必也是吧。
大概是空前的,肯定是绝后的,因为现在高校管学生食堂的行*人员也可以轻易混个“教授”头衔,谁再晋升个特级教师,已经不是新闻,就连街头小报也不会登了。
40年,职称制度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职称的光环成色退却的也太快了。
15.
年5月10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中小学生的用纸一定要保证”的文章。肩题是“增产纸张,计划用纸,合理用纸,节约用纸”,直接点明了保证学生用纸的措施。
文章称:“随着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保证充分供应中小学生课本、练习本,这已经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关心的迫切问题。
这一情况已经反映到中央有关部门。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怀、重视,指示一定要把纸张抓紧,增产几万吨,节约几万吨,一定要把学生课本、练习本解决好。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由国家计委、轻工业部、农林部、化工部、财*部、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出版局联合组成增产纸张、节约纸张两个小组,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接着几乎用了半版的篇幅谈论了四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中小学生课本、练习本那么缺乏?
第二,当前用纸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第三,今年中小学生课本、练习本供应情况如何?
第四,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小学生课本、练习本用纸的供应?
现在来看,年春季出现纸荒是必然的。
年冬天恢复高考,第二年春季开学,学校一下子不再学工、学农、学*,风气扭转到学文化上来,课本、练习本需求量急剧膨胀,纸张生产单位和所有管理部门有点措手不及,闹了纸荒。这应该是恢复高考制度引发的连锁反应。
要不是报纸上记录下这一幕,40年后谁会想起年春天的纸荒呢?
16.
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载《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分为四大块: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真理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此文经胡耀邦同志审定,于5月10日首先发表在中央*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上。
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
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报》同时转载。
文章直指“两个凡是”,结尾处直截了当地说:“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从6月到11月,中央***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权威性的确立,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一批批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自农村起步的改革开始了,人们不再把发家致富当作一种罪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让国人眼界应接不暇,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
4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来了*和民族的大觉醒,使我们摆脱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上,孕育了此后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造。
17.
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头条是“教育部编写出部分全国通用中小学试用教材”。
消息称:“编写人员直接组织和参加各种征求意见的座谈会,在北京市区和郊区共组织次座谈会。
参加的有多人,在大庆、大寨、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宁、郑州、太原和哈尔滨等地区,共组织了次座谈会,参加的近千人。许多教师、科学工作者、工厂技术人员主动来信对编写教材工作提供意见和寄送有关资料。”
“遵照邓小平副主席的指示,这次编写理科教材着重研究了怎样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
教材编写人员对美、英、法、西德和日本等国近年来编写的理科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作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借鉴,同时还就这个问题,向科研单位、工业部门、大中小学的有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这次新编的理科教材各具特色,较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小学理科教育的要求。”
这条消息有两个细节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