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徽语匠心——古徽州及关联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与谱系研究
指导教师:李浈教授
学生姓名:张之秋图1:答辩实录在李浈教授带领下,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和区划研究,在赣、皖、浙、闽及上海周边地区都有大量研究课题和设计实践,在框架、方法、路径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题即是以李浈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传播学视野下我国南方乡土营造的源流和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为依托,拟在课题组以往研究基础上,以古徽州为中心,拓展考察其周边位于赣、皖、浙交界的匠作关联区域,在系统研究该地域内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基础上,梳理其谱系关系,从整体上研究南方乡土建筑的源流与变迁等问题。从文化圈来看,徽州所处的安徽省,实际上是清代始成的一个文化十分割裂的省份,在风土区划中,皖北、皖中、皖南分属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徽州文化,方言差异也非常大。徽州与长江以北的皖北、皖中文化迥然不同,以安徽为整体来看,徽州是“若即若离”的。若以南宋*区划分,观察徽州所处之区位,可见徽州南宋时属于江南东路,是作为江南的边缘区域的与“两浙”相对的区域实体。虽然宋人评价古徽州“大抵人性风俗与两浙相类”,但《隋书》中却称“其俗颇同豫章”。因此,作为古代文化圈交汇地带,古徽州地区极有可能受到“江淮”、“两浙”、“江右”三个方向影响(图2)。民国人许承尧的日记中也提到:“六邑各有所尚,大概歙近淮扬,休近苏松,婺黟祁近江右,绩近宁国”……可以预见,徽州背后的文化脉络是较为混杂的。从地缘关系来看,可将古徽州及其匠作关联区域初步聚焦在皖浙赣交界区域的8个州府内(图3),这一地域在地形与水系上有明确的联系,域内乡土建筑也有一定相似性。历史上的宋室南迁、洪武大移民以及明清徽商的活动都极大推动了这一地区民系的迁徙与交融,成为历史上移民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受此影响,该地区方言也极为丰富,有徽语、吴语、赣语、江淮官话以及大量混杂其中的方言岛。因此,需要深入剖析、抽丝剥茧,甄别其异同,找出匠作技术的传播线路,对区域内乡土营造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
图2:南宋各路区划图
图3:初定研究范围
以上述背景为基础,选题依据归纳为三点:
①传播学方法对该区域乡土建筑研究的适用性
该区域为历史上的移民通道,关系混杂、内涵丰富;此外,明清徽商对外交流活跃,其经商路线清晰可考;同时该地区有深厚的民间文献传统,有大量的方志、族谱、契约、商书等,为微观梳理匠技传播线索提供了可能。
图4:区域水路关联
图5:区域匠作关联
②对该地区乡土建筑谱系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学界对该区域建筑形制的源流仍有一定争议,对徽州营造体系的独立性也多有质疑;同时徽州与周边区域乡土营造的关系也存在认识盲区(尤其是徽州与江淮和江右的关系)。这些都使该区域的建筑谱系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③对该区域进行营造技艺本体研究的必要性总体来看,古徽州与周边区域文化多元性略显不足;同时,由于面积狭小,且方言有时会呈现马赛克状分布,语言学家对于徽语方言区的划分亦难以参照。这就启发我们换一种角度,从建筑本体的营造技艺出发,兼与周边区域联动比较,也许可以找到解释徽州乡土建筑形成与流变的线索。目前对徽州建筑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在以形制为切入的研究中,多偏重营造结果的分析,对乡土营造的动态过程